首 页 关于我们  公司产品  新闻资讯  技术中心  常见问题  公司资质  服务流程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新闻资讯
 显微分析
 常见问题
 最新发布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一) ·石材清洗剂的分类检测 ·国家级检验机构 序号 名称 主要用途 性能请求 配置数 ·SCM435冷镦钢线材表面缺点及其开裂机理研讨 ·躲品鉴定与材质剖析 ·显微镜的构造和利用 ·汽车部件焊接溶深丈量专用显微镜 ·试验室 ·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尺度 ·果蝇的培育与察看
 显微镜专题
·在显微镜下如何解决被测物体的反光 ·体视显微镜如何观察不同的样品 ·什么是LED数位管(数码管) ·体视显微镜上用的附件 ·什么是体视显微镜 ·激光玻璃与普通的光学玻璃的主要区别 ·相差物镜上标记的Ph1、Ph2、Ph3分别是什么意思? ·空中成像是如何实现的 ·显微镜分几种 ·应用显微镜要筹备什么显微镜?
 产品发布
·SZ-XTZ-E数字摄像体视显微镜 ·SZ-6T数字摄像体视显微镜 ·SZ-6AT数字摄像体视显微镜 ·SM-XTZ-E数码照相体视显微镜 ·SM-6T数码照相体视显微镜 ·SM-6AT数码照相体视显微镜 ·MN-XTZ-E模拟摄像体视显微镜 ·MN-6T模拟摄像体视显微镜 ·MN-6AT模拟摄像体视显微镜 ·XTZ-03双目万向支架体视显微镜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一)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一)

  --微距摄影的放大范畴--

  照相机的正常使用,是拍摄Zui近焦点至无穷远间隔的影像。照相机镜头的Zui近对焦间隔,都设计在十倍焦距处,只能摄取0.1×的影像。要想拍摄大于0.1×的影像,就进进了近摄的范畴。

  近摄是一个大的范畴,包含近距摄影和微距摄影。近距摄影是拍摄0.1×-1×的影像。微距摄影是拍摄1×-50×的影像。

  今天,微距镜头已很广泛,使用微距镜头就可直接进行近摄了。在没有微距镜头时,要近摄就得采取像距延伸手端。

  用微距镜头拍照,是不是都可称为微距摄影?还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微距镜头的放大率,设计的并不一样。1:1×的镜头,才干进入微距摄影。1:2×、1:3×、1:4×的微距镜头拍出来的影像,只能算作近距摄影。

  什么是微距摄影?现在说法也不一致。比拟广泛的说法是:放大1-6×属微距摄影,超过6×,就要用显微摄影了。《摄影之友》2002第八期《微距摄影全接触》中说:

  "依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没有很严厉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

  超过此倍率,经开端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规模了。"

  网友中的说法,也多持此看法。

  而另一种说法,如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微距摄影"词条中说:

  "'近距摄影'所记载的影像,是从原物的十分之一(0.1×)到与原物同大(1.0×或1:1。)'微距摄影'拍摄出来的影像,是从1.0倍到理论上的Zui大限度的约50倍。不过,在实际上,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远远达不到那Zui大限度的影像。"

  我是赞成《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对微距摄影的定义的。微距摄影拍摄1倍至50倍的影像,是个公道的规模。

  今天,人们对于微距摄影只是拍摄1-6×影像的认识,以及说微距摄影"远远达不到那Zui大限度的影像"的论断,应当成为历史。

  微距摄影拍摄放大率由1倍至50倍(1.0×-50×或50:1)的影像,实践上是完整可以实现的。

  放大50倍是个什么概念呢?放大50倍,就是指摄影胶片记载的影像,是原物的50倍。放大率=像长/物长=像场/视场。按35mm相机来说,胶片=36mm×24mm,长度为36mm。放大50×时,视场长度为0.72mm,就是说,这个0.72mm的长度,充斥胶片36mm的画面。

  在这个36mm胶片中,每1mm所记载的,是被摄体上0.02mm范围的信息。很自然,这无疑属于显微摄影的规模。所以说,微距摄影放大的能力,与显微摄影的放大能力,存在交叉性与一致性。所不同的,重要是微距摄影要更便利,拍出的影像画质会更好。

  长时代以来,人们把微距摄影限定在6×以内,把微距摄影与显微摄影尽然离开,那是由于微距摄影存在的某些障碍还没解决。当这些障碍被战胜之后,原来具有显微能力的照相器材潜能也会获得解放。拥有这些器材的人们,只要有兴致或须要,自然很轻易进进显微摄影的范畴。

  为了差别传统的微距摄影观念,我把具有拍摄1-50×才能的微距摄影,称为全程微距摄影。在全程微距摄影这个范畴,我已进行了多年摸索,有了一些领会和教训。盼望与影友们商讨!请酷爱微距摄影的朋友赐教!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二)

  --实现全程微距摄影要战胜的障碍--

  微距摄影长期被局限于6×以内,并不是因为有了显微摄影,就不需要微距摄影再往作同样的工作。二者之间,部分可以替换,但不能完整代替。微距摄影不具有显微镜的更高放大率,显微镜没有照相机的灵巧性。当然,传统微距摄影,也是机动性不强,局限性很大。显微摄影无法用于户外,传统微距摄影放大达3×,也只好固定在室内的翻拍架上拍摄。

  全程微距摄影,不仅是要把放大率施展到极至,还要寻求利用的机动性,要能行天下,走四方,任何庞杂环境都能往拍照。这就要面临诸多需战胜的障碍。Zui突出的有三大问题:震撼、照明、曝光盘算。

  (1) 震动问题

  震动是微距摄影的致命大敌。随着影像的放大率进步,相应的要伴生景深越来越浅,曝光时间越来越长,震幅同步放大的问题。任何一点渺小的震动,都会对取景、聚焦、构图、曝光等操作的每一步发生决议性影响--影像消散。

  (2) 照明问题

  有三个方面:一是物距太近,放大到3×以上,物体离镜头间隔小于40mm,照明很艰苦;二是像场亮度随放大率衰减,像场亮度=1/(M+1)×(M+1),光源亮度不高,取景看不清,曝光时间会很长;三是光源温度要安全,长时间曝光,有机物被摄体在高温下会烤坏。

  (3)曝光计算问题

  能直接用于微距摄影测光或主动曝光的高级相机并未几。曝光补偿涉及放大率、光瞳放大、互易律失效等多重综合盘算,庞杂,烦琐,费工费时,影响工效。户外拍摄,无法进行。

  我摸索的工夫,重要是耗费在这三个方面。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三)

  --影像的放大--

  镜头原来都具有既能缩小又能放大影像的才能。影像的放大或缩小,是由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决议的,这个关系称"共轭关系"。物距远,像距近,影像就小。物距近,像距远,影像就大。

  镜头的放大率是有规律的。所有的镜头,都遵照二倍焦距物像等比法则。过二倍焦距这个等比点,像距每延伸一个焦距量,影像就放大一倍。所以,放大率(M)=像距/焦距-1。由此可见,焦距是放大率的标准。同等放大率,焦距越短的镜头,所需的像距空间就越小。同等像距,镜头焦距越短,放大倍率就越高。

  镜头单独是无法照相的,必需同暗箱组合才干成为照相机。照相机的暗箱,

  也不可能做的很大,要依照一般适用来设计它的大小,这就限制了镜头对影像的放大。后背取景相机,因暗箱是伸缩可调的,镜头的放大能力能得到必定施展,可以直接进行有限的近摄。蛇腹式专业相机虽可直接进行有限的微距摄影,但是,

  昂贵加粗笨,一般人只能敬而远之。小型刚体相机,轻便好用,Zui普及,但其机箱的固定像面定位距,就限定其只能直接用作普通摄影。

  为了让35mm的刚体相机用于微距摄影,转变其固定像面定位距的限制,采用了移植嫁接的方法,仿照后背取景相机的蛇腹,制作了近摄皮腔,使之衔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让镜头前移,延伸像距,到达了放大影像的目标。这种办法,大概就是风行了半个世纪的除后背取景相机以外的传统微距摄影。

  近摄皮腔和近摄接筒等机械像距延伸附件,是发生在镜头生产品种较少的时期。它既对微距摄影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存在对微距摄影的约束作用。

  今天,镜头品种极大丰盛,有了实现全程微距摄影的充足潜力。

  摄影镜头的丰盛发展,可以说,既是摄影事业的发展需要,也是机身固定像面定位距逼出来的。每一种镜头,无不委曲求全,屈服于机身固定像面定位距。这也恰恰给微距摄影带来了利益。

  要实现放大1倍-50倍的全程微距摄影,就需要有51倍的镜头焦距量,假如用传统的皮腔等机械延伸方法,是基本办不到的。这就须要用光学的措施来解决,挖掘镜头的潜能,将多镜头组合应用。组合的方式是:以中、长焦距镜头作像距延伸镜,以尺度或短焦距镜头作为物镜,倒接在像距延伸镜上拍照。其近似放大率,在镜头都调为无穷远时,M=延长镜焦距/物镜焦距。

  为了调节实拍时的不同倍率请求,可通过转变焦距,或尺度与短焦距镜头单镜倒装应用。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三)

  --影像的放大--

  镜头原来都具有既能缩小又能放大影像的能力。影像的放大或缩小,是由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决议的,这个关系称"共轭关系"。物距远,像距近,影像就小。物距近,像距远,影像就大。谈谈全程微距摄影(四)

  --排除震动 --

  全程微距摄影的全进程,包含取景、聚焦、构图、曝光的每一步,都惧怕震动。因为一点微震,影像就会消散。 震动的存在是无法躲避的。当这种摄影不是一种兴致而是一项义务,当拍摄的对象、环境、时间不能任意选择时,震动就成了战役的对象。在震动防不胜防,避无可避时,Zui好的妙招就是排除震动。

  你信任震动是可以打消的吗?

  比如说,在建筑施工的工地,在铁道旁,在行驶的火车上,在这些震撼的环境,在共震波及的处所,你能顺利地完成拍摄吗?

  可以!绝对可以!保证可以!

  这就是全程微距摄影开创的"十二字诀"绝招……的结果。并一举多得,带动攻克了多项难题。

  消震的明显特点,就是手持相机拍照,可作任意长时间曝光,数秒、数十秒、数百秒。下图就是手持拍摄的方法之一。

  镜头的放大率是有规律的。所有的镜头,都遵照二倍焦距物像等比法则。过二倍焦距这个等比点,像距每延伸一个焦距量,影像就放大一倍。所以,放大率(M)=像距/焦距-1。由此可见,焦距是放大率的标准。同等放大率,焦距越短的镜头,所需的像距空间就越小。同等像距,镜头焦距越短,放大倍率就越高。

  镜头单独是无法照相的,必需同暗箱组合才干成为照相机。照相机的暗箱, 也不可能做的很大,要依照一般适用来设计它的大小,这就限制了镜头对影像的放大。后背取景相机,因暗箱是伸缩可调的,镜头的放大才能能得到必定施展,可以直接进行有限的近摄。蛇腹式专业相机虽可直接进行有限的微距摄影,但是,

  昂贵加粗笨,一般人只能敬而远之。小型刚体相机,轻便好用,Zui普及,但其机箱的固定像面定位

  距,就限定其只能直接用作普通摄影。

  为了让35mm的刚体相机用于微距摄影,转变其固定像面定位距的限制,采用了移植嫁接的办法,仿照后背取景相机的蛇腹,制作了近摄皮腔,使之衔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让镜头前移,延伸像距,到达了放大影像的目标。这种办法,大概就是风行了半个世纪的除后背取景相机以外的传统微距摄影。

  近摄皮腔和近摄接筒等机械像距延长附件,是发生在镜头生产品种较少的时期。它既对微距摄影做出了主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存在对微距摄影的约束作用。

  今天,镜头品种极大丰盛,有了实现全程微距摄影的充足潜力。

  摄影镜头的丰硕发展,可以说,既是摄影事业的发展需要,也是机身固定像面定位距逼出来的。每一种镜头,无不委曲求全,屈服于机身固定像面定位距。这也恰恰给微距摄影带来了利益。

  要实现放大1倍-50倍的全程微距摄影,就需要有51倍的镜头焦距量,假如用传统的皮腔等机械延伸措施,是基本办不到的。这就需要用光学的方法来解决,挖掘镜头的潜能,将多镜头组合使用。组合的方式是:以中、长焦距镜头作像距延长镜,以尺度或短焦距镜头作为物镜,倒接在像距延伸镜上拍照。其近似放大率,在镜头都调为无穷远时,M=延伸镜焦距/物镜焦距。

  为了调节实拍时的不同倍率请求,可通过改变焦距,或标准与短焦距镜头单镜倒装使用。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四)

  --打消震动 --

  全程微距摄影的全进程,包含取景、聚焦、构图、曝光的每一步,都惧怕震动。由于一点微震,影像就会消散。 震动的存在是无法躲避的。当这种摄影不是一种兴致而是一项义务,当拍摄的对象、环境、时光不能任意选择时,震动就成了战役的对象。在震撼防不胜防,避无可避时,Zui好的妙招就是打消震动。

  你信任震动是可以排除的吗?

  比如说,在建筑施工的工地,在铁道旁,在行驶的火车上,在这些震动的环境,在共震波及的处所,你能顺利地完成拍摄吗?

  可以!尽对可以!保证可以!

  这就是全程微距摄影开创的"十二字诀"尽招……的结果。并一举多得,带动攻克了多项困难。

  消震的明显特点,就是手持相机拍照,可作任意长时间曝光,数秒、数十秒、数百秒。下图就是手持拍摄的方法之一。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五)

  --照明与用光--

  微距摄影拍摄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光照角度请求各不雷同。而 不足4厘米的物距,使光的入射角被限制在侧后方的30度范围内,用光很艰苦。机载闪光灯当然也不能用,必需移灯至适合的角度。这种客观,似乎无计可施。

  消震技巧的手持拍照,也同时联带地解决了这个困难。由于,持机拍照者,可以随便运动,如:平步移位、360度旋转、持机俯仰等。可以对光照角度作万向调剂。拍照时,只须要凝视取景屏,调剂拍摄者自已的地位与身姿,寻找Zui佳光照效果就行了。这种用光措施,适于使用各种光源,特殊有利于使用自然光。

  自然光,是全程微距摄影Zui佳的安全光。直射的阳光与天空光,可长时光坚持EV/ISO100的高亮度。屋檐下或树阴下,能供给EV10/ISO100的柔和散射光。

  近太阳30度的天空,有EV16或EV17/ISO100的特高强光。

  手持拍照,不仅能作到光照角度的万向调剂,特殊是快捷便利,能在同一条件下,任意选用透射光或反射光、轴向光或掠进光、正面光或侧射光、明视场或暗视场。任一种转换,均可在瞬间完成。

  下面是自然光不同光照角度的后果: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六)

  --曝光盘算--

  只有很少数高级照相性能敷衍微距摄影的测光和主动曝光。大多数照相机,只能按普通摄影测光,再按曝光补偿量,计算出曝光时间。而曝光补偿也需要一个复杂计算进程。补偿涉及:放大率的补偿,光瞳放大放大补偿,互易律失效补偿等。而这多项补偿,时常要综合叠加。

  影像放大,视场相应缩小,缩小了的视场的光线,投射到大于视场的像场上,光线被扩大而"稀释",像场亮度衰减为1/(M+1)×(M+1)。

  光瞳放大,是非对称构造的短焦距与中、长焦距镜头的问题。它们的出射光瞳与入射光瞳直径不相等,其比值到0.8或更小时,就要补偿。

  互易律失效,是摄影胶片的一种特征。摄影曝光,可以用几组不同的光圈与快门的EV值等效组和,互换应用,得到相等的曝光后果。但是,当曝光时光擅长1秒或短到1/1000时,就会呈现曝光不足。这一点,相机测光体系是不会反应的。

  鉴于曝光补偿计算的麻繁,研讨出了M1-50近摄曝光速算尺。计算时,只需要将测光成果输入,锁定EV值,曝光参数便一目了然。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七)

  --扩展景深--

  近摄景深之浅,似乎是一个使摄影者无可奈何的困难。能影响景深的,是放大率和光圈,放大率越高、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人们总是用收小光圈来增大景深,但光圈的档位是有限的,Zui小光圈多为F16-F22。同时,小光圈又会导致衍射。

  Zui大景深参考表

  放大率 光圈 景深(mm)

  1 F32 4.22

  2 F32 1.58

  3 F32 0.94

  5 F22 0.35

  7 F16 0.17

  10 F11 0.08

  15 F8 0.037

  22 F5.6 0.018

  31 F4 0.009

  44 F2.8 0.004

  由于景深太浅,微距摄影放大到3×,就只能表达平面和几何体部分表层的特点。这不仅是拍摄操作的取景和对焦费劲,主要的是影像信息记载不足,下降了影像材料的利用价值。

  在全程微距摄影摸索中,找到了一种扩展景深的方式,使拍出来的影像景深,得到了超常的效果。例如:

  1、2号扩景深镜拍摄

  2、1号扩景深镜拍摄的影像后果

  谈谈全程微距摄影(八)

  --与显微摄影的比拟--

  长期以来,一直较普遍地这样以为:微距摄影的范围是1倍-6倍,超过6倍,就要用显微摄影。所以。传统微距摄影,一直在低倍率彷徨。事实上,也是因为传统微距摄影,依附皮腔这类机械像距延伸附件而无法获得高倍率。同时,要依附翻拍架稳固,并不比显微摄影省事,又同显微摄影一样走不出工作室。

  显微镜是多样的。光学显微镜也有多种。总体来讲,显微镜的高倍率,是全程微距摄影无法比的。光学显微摄影的范微,约在数倍至200倍左右。显微摄影与显微视察是不一致的,因没有目镜的参与,倍率要低很多。 现在使用很广泛的体视显微镜(如图),察看为10-160×,摄影为3-28.8×,比全程微距摄影低很多。

  全程微距摄影与显微摄影比拟,Zui主要的不同点在于:

  1、 显微摄影只能在室内拍摄,全程微距摄影能在各种庞杂环境中拍摄;

  2、 显微镜物镜没有光圈,景深特浅,镜头成像质量也不如照相机镜头。全程微距摄影景深可调可扩,镜头成像质量,要优于显微摄影;

  3、 显微摄影曝光靠实验法,麻烦。全程微距摄影曝光,可主动,可速算,便利快捷;

  4、 显微摄影为专业工作。全程微距摄影宜于普及。

版权所有:上光体视显微镜产品区 https://www.tsxwj.com
体视显微镜 - 立体显微镜 - 实体显微镜 - 解剖显微镜 -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 - 数码体视显微镜 网站地图